Ξ当前位置:首页>行业之窗>研发优势结合增程技术,赛力斯在细分市场树立极大竞争优势!

研发优势结合增程技术,赛力斯在细分市场树立极大竞争优势!

来源:网络 时间:2023-02-01 编辑:亚讯编辑部 评论 收藏
亚讯车网www.yescar.cn】2016年8月的最后一天,小康集团成立30周年庆典——“小康之夜”在其重庆总部举行。

2016年8月的最后一天,小康集团成立30周年庆典——“小康之夜”在其重庆总部举行。宾主尽欢之际,集团董事长张兴海站起来说,小康集团将“深入推进传统汽车的升级,以及传统汽车到新能源汽车的转型”。而且,小康集团并不满足于现有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”称号,未来5年要实现中国企业500强,20年内实现世界企业500强。

从那个立下壮志豪言的“小康之夜”起,小康集团开始进行第三次转型——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转型,也是从小康股份到赛力斯的转型。追踪近年来赛力斯汽车运作轨迹不难发现,一开始赛力斯汽车就确定要走纯电+增程技术路线。

“对传统车企转向新能源,我的感觉是,做得越好越大的企业,转型越困难。”赛力斯集团CTO(首席技术官)、赛力斯汽车(轮值)总裁许林解释道,每个企业在转型过程中,都要对自己清零——如果按照以前的思维和模式,势必有所顾虑,故转型相对较慢。

在转型与清零的问题上,赛力斯汽车是否有捷径可走?

答案是否定的。2016年开始掉转航向,或许相对灵活,但压力同样如影随形。“挑战很大。新能源汽车对电动化、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要求,跟传统车企相比存在较大差异。”许林说。赛力斯集团此前积累的经验主要在传统汽车领域,而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全新赛道,需要在摸索中前进。

彼时,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就像一片待开垦的处女地,吸引着众多眼红心跳的追求者,"蔚小理(蔚来、小鹏、理想)"们的首款产品渐露峥嵘。

这种背景下,赛力斯集团厘清了两个关键问题:第一,纯电技术路线虽然不错,但它不能全时满足用户出行需求,比如续航和充电焦虑等。赛力斯汽车能不能探索一条对用户更友好,且别人尚未构筑起护城河,甚至和纯电不一样的技术路线?这样胜出几率更大。

第二,如果赛力斯汽车跟随纯电动技术路线,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后来者,要跟上甚至超越先行者步伐,一方面难度太大,另一方面可想而知——代价不菲。更重要的是,面对波谲云诡的汽车市场,时间窗口会垂青于赛力斯汽车吗?

赛力斯汽车的突破点在哪里?如何找到更具竞争力、更适合自己的技术路线?想到此,那个“增程梦”突然跳到赛力斯高层的脑海中。

这个梦由来已久。2017年,许林带团队到日产汽车访问,期间便对增程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。从那时起,赛力斯集团就埋下增程技术梦。2018年,许林担任集团CTO后,发现由团队打造的纯电驱系统拥有很强的优势,可实现对产品局部或者系统的创新支持。

研发优势再结合增程技术,无疑能让赛力斯汽车在细分市场树立极大的竞争优势。创新的技术思路在层层推进——更何况,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全球第一,只要用心把细分市场做好,同样能取得令人艳羡的成绩。

在赛力斯人的心中,赛力斯汽车走纯电+增程技术的路线自此定格。这就是如今赛力斯汽车“一个平台,多技术路线”的新能源整车解决方案的雏形。后来的事实证明,这个决策是正确的。

2021年12月,赛力斯汽车与华为跨界携手,推出AITO品牌。

赛力斯汽车和华为强强联合,创下9个月内推出3款车型的纪录:2021年12月,发布问界M5;2022年7月,发布问界M7,9月又发布问界M5 EV。如大家所见,前两款搭载增程技术,第3款为纯电动。

问界系列超越行业的成长速度和质量,令人瞩目。

从速度上看,问界M5从发布到开启全国性交付,仅用不到3个月的时间,这个速度一度震撼了新能源汽车市场,而随后在87天内累计交付破万,更是创下国内新品牌单款车型最快交付纪录。

问界M7从上市到开启交付,仅用时51天;问界M5 EV也在发布后仅一个多月就迎来交付,交付速度再次令行业惊叹。

从质量上看,交付速度遥遥领先的背后,是赛力斯汽车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与层层把关,更是其对“精品战略”的坚持与践行。

量质并重,最终让赛力斯汽车在销量上超越一众新势力。

据乘联会数据显示,今年10月,赛力斯汽车再次销量破万,以12040辆销量,力压“蔚小理”,跻身新能源厂商月销榜第九位。

另据乘联会10月新能源SUV销量排行榜数据,问界M5以6812辆排名第九。售价31.98万~37.98万元的问界M7,以5226辆的成绩,跻身起售价30万元以上高端SUV销量排行榜第九,超过上汽大众途昂,与奔驰GLB、沃尔沃XC60不相上下。

问界系列的成绩单,令赛力斯汽车和华为双方都颇感满意。

按照华为的表述,其与汽车企业合作主要有3种模式:第一种,直接提供零部件。第二种,提供全栈汽车解决方案,即HUAWEI Inside(简称HI)模式,如跟北汽集团、长安汽车和广汽集团便采用这种模式。第三种,智选车模式,合作更深入广泛。

与赛力斯汽车的合作,就属于第三种模式——集双方优势,各自发挥所长,形成更广泛、更高效、更深度的跨界融合。

赛力斯汽车是业内为数不多的、掌握核心三电技术的企业之一,拥有20年造车经验和整车实力,以纯电驱智能平台(DE-i)为核心,落地纯电、增程等多技术路径的新能源整车解决方案。另一方,基于30多年ICT领域的技术和经验,华为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及销售渠道上具有领先优势。

赛力斯汽车和华为,各有侧重和分工,联合设计制造、联合销售服务,现已成为汽车领域跨界合作之经典案例。

“我们和华为的合作,既提升了质量,又缩短了时间;既提升了效率,又节省了成本。这样的合作,是强强联合,也是我们双方的幸运。”许林说道。

赛力斯集团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研发。尤其在研发投入上,赛力斯每年创新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10%,6年累计投入超100亿元。2021年研发投入达19.49亿元;2022年上半年赛力斯研发投入达13.93亿元,同比增长123.17%,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1.22%。

如此大手笔投入,如此苦心经营,如此“不求所有,但求所在”,即使放弃眼前城池也在所不惜,赛力斯汽车究竟何所求?答案是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引领者。

这个梦想,在传统燃油时代肯定无法实现,但新时代给像赛力斯汽车这样的企业,提供了百年难得的机遇和舞台。

正是在这个意义上,许林将赛力斯汽车视为其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战。2022年11月2日下午,他在接受帮宁工作室视频连线访谈时,对达成头部企业提出时间表。“我们希望用3年,最长在5年内,把我们细分市场产品做得更精更强。”他说。

今年57岁的许林,已深耕汽车行业30余年,擅长整车设计、研发及制造。自2018年起,其担任赛力斯集团CTO、赛力斯汽车(轮值)总裁,在集团的部署下,参与促成与华为合作,开创新能源汽车企业与ICT(信息与通信技术)企业跨界合作之先河。

以下为专访实录。

01.

刷新行业发展周期

GBN:今年7月,不管是您还是小康集团,都很有收获。您当选为重庆市制造业首届“十大影响力年度人物”,小康集团更名为赛力斯集团。对这两件事,您的感受分别是什么?

许林:先谈个人。获得“十大影响力年度人物”,既荣幸,又惊喜;既是激励,又是鞭策。这是地方政府对我在赛力斯集团10多年、深耕行业30多年所赋予的荣耀。

这不仅是对赛力斯汽车的肯定,更是对赛力斯汽车“敢为人先,不断奉献”精神的肯定。这意味着,重庆市对赛力斯汽车近年来深耕新能源领域,特别是智能制造成果的认可。从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,赛力斯汽车坚持增程加纯电双技术路线,是为数不多、旗帜鲜明地选择增程技术路线的企业之一。

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有混合动力、增程技术、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技术等。国家制定新能源战略时有3个初衷,分别是能源安全、核心自主和节能减排。能源安全方面,探索任何新能源技术路线,必须掌握核心技术。

二十大报告强调,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。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,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,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…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。赛力斯汽车的技术团队聚焦科技研发,做过很多探索。

咱们的技术中心有3000人,怎么分布的?

研发团队主要在中美两国布局,包括美国研发中心和中国的北京、上海、成都和重庆。其中,美国约100人,北京、上海和成都约200人,其他都在重庆。我们引进了很多高精尖技术人才,比如智能化人才,从2021年到现在,已引进约1000人,这还不包括工程化测试工程师。

美国研发中心主要负责什么?

三电(电池、电机、电控)前瞻技术研发,实现从0到1的突破,再结合国内团队将技术落地。

有没有花大力气引进人才的案例?

有很多(笑)。比如有一位智能电驱系统专家在引进时就大费周折,遭遇航班熔断,到国内还要隔离两周到一个月,而且返回美国也不容易。

为最大程度发挥人才能力,我们在上海设立“卫星工作室”,在北京设立大数据智慧运营部,在成都设立软件中心,都是为用好当地资源做的布局。软件方面,我们开发了Beta版……

Beta测试是自己做吗?

是。某个程序的改变,如果用老方式测试,大概需要2-3个月。我们把样本量放大后,使用新式测试方法,只需一周时间,所以,测试人员要懂软件、懂智能,而不像以前那样只懂功能。

我的理解,汽车已经由功能机转变为智能机,智能机更多要懂软件。传统汽车烧的是油,新能源汽车要用电,同时还要运用大数据。特别是有自动驾驶后,只有不断地进行数据采集、分析、训练,汽车的应用、感知和识别能力才会越来越好。

未来汽车最大的改变在于,开发成本逐步转换成软件成本,软件开发成本或将占据整车的60%以上。

按照行业惯例,汽车开发周期是48到36个月,有些新造车势力缩短到24个月,这能做到吗?

能做到,但要有基础。随着汽车技术发展,随着分析验证手段不断更新,比如以前做冬季、夏季测试,只能靠天气、靠季节,现在则有环境仓。技术应用加上经验积累,缩短了验证周期。

方式之一,通过CAE模拟测试;方式之二,通过台架验证。环境台架加上大量Beta测试,把车发到全国不同区域和场景做适应性测试,时间也能缩短。整车制造装备提升后,模夹检具精度提升、一体化成型应用,使产品试制和量产时间缩短。

比如,以前通过60多个冲压件才能形成后侧围组件。现在,通过高压铸造一体化成型,就一个零件,既减轻重量,又提升一致性。所以,24个月的周期是有可能的,在未来,周期还将不断被行业发展刷新。

赛力斯汽车开发周期能做到多少?

一个平台车型是24个月,比如问界M5、M7开发,只有12个月左右时间。开发过程中,我们倡导搞定任务、干掉借口、超级奋斗、拥抱改变。

02.

技术实力是最好的标签

GBN:不久前,赛力斯集团发布了三季报,累计产销已超9万台,其中问界系列应当是主力车型。您怎么看待这份财报?怎么看待2022年赛力斯汽车及问界系列的成长与发展?

许林:和华为跨界合作的AITO品牌,一年左右就推出3款问界系列车型。3月,交付首款车型;8月,问界系列交付过万(辆);10月,月销量1.2万辆——短短半年时间,问界系列总交付量近6万辆,这无疑是一份出色的成绩单。

而且,问界M5上市72天开始交付,速度很快;问界M7时间更短,只用了51天,刷新交付时间纪录。这期间,还受到疫情、高温等影响,能取得这样的成绩,我个人比较满意。

您认为这份成绩单背后的原因是什么?

古代作战,天时地利人和是打胜仗的必要条件。赛力斯汽车这些成绩,自然离不开综合实力,但同时,它能飞速发展,也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。

天时,就是行业发展趋势。近年来,国家一直通过政策引导、市场拓展、科技和金融这四大驱动力,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。赛力斯汽车刚好顺应时代趋势,赶上发展年代。

地利,代表市场和用户。赛力斯汽车从一开始就扎根用户。我们以前造微车,就是为了让更多老百姓用上车。从那时起,我们就深耕市场,始终以消费者需求为根本,同时结合长期发展战略,为用户提供超出预期的高价值产品。

人和,代表开放合作生态,比如跟华为和宁德时代战略合作。随着这些优质伙伴加入,我们能更好地打造产品。

我们知道,华为跟汽车企业合作有3种模式,赛力斯汽车是其中一种。作为躬身入局者,您如何评价跟华为的合作?双方跨界合作的根基是什么?

华为对外合作模式有3种。第一种,零部件供应商角色。第二种,HI合作模式,基于系统的合作,如自动驾驶,华为和北汽集团就是这种模式。第三种,智选车模式,也就是我们和华为的合作模式。

我们双方共同进行产品功能定义、ID设计、软硬件开发、销售渠道、品牌营销等全价值链打造。产品第一阶段共同定义,华为是一个长期2C的科技企业,对用户需求有独到理解。

研发阶段,双方有一些分工。底盘、车身内外饰及系统集成等,是赛力斯汽车的自有优势;智能座舱和智能辅助驾驶方面,由双方联合完成。后续由赛力斯汽车进行产品制造,双方共同管理质量,完成供应链一级二级审核等。整个过程双方深度融合。

我们的整车制造,一直坚持“两个造好车”:一是造“好车”,即把车研发好、造好;二是“造”好车,指把车的品质造好、管控好、造精品。华为有体验中心,我们有用户中心,规模化的网络渠道让我们为用户提供环抱式的体验服务。双方联合销售。服务品质保障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,则由赛力斯汽车完成。

对一种新模式,站在不同角度,肯定有不同看法,这很正常。我希望通过和华为更广泛、更高效、更深度的跨界融合,探索出一种全新的科技企业和传统车企合作模式。这种模式可最大化利用时间和资源,既提高了质量,又缩短了时间,还提升了效率,节省了费用,何乐而不为呢?

如果要给赛力斯汽车贴一个标签,这个标签应是什么?

每个新能源车企在发展过程中,都会为自己贴各种各样的标签,特别是智能化方面。对赛力斯汽车而言,技术实力是最好的标签——既能体现自信自强,同时又是我们内在的驱动力。我们集团创始人张兴海从一开始就强调创新驱动、技术引领,问界M5、M7、M5 EV及未来新车型,都是技术实力的最好体现。

03.

赛力斯汽车凭什么打动消费者

GBN:从问界M5、M7到M5 EV,前两款是增程式,第3款是纯电。先推什么、后推什么,推出这3款车的逻辑是什么?是市场因素更多,还是技术因素更多?

许林:前面提到赛力斯汽车的“一个平台、多技术路线”,也就是以纯电驱智能平台为核心,落地纯电、增程等多技术路径的新能源整车解决方案,推出产品的顺序,遵循从平台优势、解决痛点到满足差异化需求的过程。

我们定位在“新能源技术自持者”,在全球布局研发基地,有超3000人的技术研发团队,是为数不多自主掌握核心三电技术的企业,已拥有1000余项核心专利。

从平台来看,纯电驱智能平台以全程电机驱动为核心,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调配,可实现纯电、增程等多技术路径的新能源整车解决方案。它是产品高端化、智慧化、精品化、集成化的基础。

基于纯电驱智能平台,未来多技术路径产品可在系统层面、架构层面、系统功能与控制策略、故障诊断等方面实现技术共享,这是赛力斯汽车打造高性能、长续航的智能化产品的坚实技术后盾。

从用户痛点来看,我们通过对市场和用户需求分析,认为目前里程焦虑、充电难等问题难以解决,特别是在有些欠发达地区,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非常向往,但又没有客观条件实现愿望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决定以增程作为首推车型动力模式,解决用户的痛点和焦虑。我们打造的纯电驱智能平台,使每款增程车型续航里程都能超过1000km,解决了里程焦虑问题。

问界M5和M7都是增程产品。一开始,增程式车型在市场上并不多见,看起来都是非主流。但技术形态上,增程最接近纯电,两者都是纯电驱动,增程器不参与动力输出。未来,除发动机作为增程器外,氢燃料电池也是一种增程器。所以,当下推广增程式非常有益。

我们在增程方面积累了多年经验,既有发动机制造能力,又有纯电驱动前瞻研发,还有技术积累和系统集成能力。

问界系列首先推出两个增程车型,引发行业对增程车型更多关注和讨论,前段时间讨论尤为激烈。我的理解,不管做什么产品,能满足用户需求、解决用户痛点,就一定是好产品。

也是基于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,我们接着推出问界M5 EV,定位在智慧豪华纯电SUV。3款车共同为更多用户提供多场景出行体验,打造差异化的高端智慧产品矩阵。

从技术角度来看,这3款车型分别有哪些提升?

增程已经是不可忽略的技术。(2022年)10月,赛力斯汽车的增程车销量已经超过几个主要的新势力车型,说明增程车型有广泛需求。我们在推广过程中发现,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也在布局增程赛道,但赛力斯迈出的步伐比他们更早。

赛力斯汽车本身就有纯电技术实力。为更好满足用户纯电出行需求,我们还快速开发了问界M5 EV,10月底已经开始交付。增程加纯电,能给用户更多选择,也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。

未来还有哪些储备?

明年,我们将把几十项新技术首发应用到量产车上。我们投入上千人,攻坚克难,新车型一经投放,将是代表行业最高技术水平的车,也将是代表最高智能化水平的车。

每款新产品面世,您是第一个使用者吗?

我不一定是第一个开,但一定是第一批用户。用户APP小程序里,给用户开设了窗口,他们有什么反馈,都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推送。包括我在内,赛力斯的高层每天都会关注这些信息,对有些重要信息亲自回复。

您对问界系列车型的真实感受如何?

问界系列3款车型是我的日常用车,我都深度体验,对它们非常有信心。只有体验和驾控过,才能对产品有更深刻的理解,才能在后续改进中提出更多感受。

赛力斯汽车打动消费者的关键是什么?

首先,品质至上。我们有世界级科技企业的质量品控,赛力斯汽车的产品品质肯定出众。

其次,技术保障。问界系列的电驱系统、增程系统、智能座舱,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。问界匹配华为HarmonyOS智能座舱,车机和手机的丝滑感完全相同,可以实现万物互联的人车生活场景。赛力斯汽车的硬核技术,也对产品品质有保障。

最后,以用户为中心。我们坚持把省心、贴心、安心、诚心、关心五大价值维度融为一体。

服务方面,不管是否买车,用户都可以对产品进行监督。对用户而言,“五心”再加放心——完全可以对产品品质放心。

问界系列产品方兴未艾,销量增长,口碑传播,都可以支撑产品销售,也能打动消费者。我们创始人一再强调先体验、后购买的体验式营销。消费者可以到体验中心先体验,增强产品信心,再下决心购买产品。

04.

有基础有信心做行业头部

GBN:您在汽车行业30多年,怎么理解眼下这个新汽车时代?汽车究竟是什么?

许林:简单而言,传统汽车是1.0时代,也就是功能汽车,讲的是马力-动力。智能汽车是2.0时代,讲的是电动化程度-算力。我们即将跨入3.0时代,汽车既要有智慧,还要有人工智能,讲的是AI-智力。由功能汽车到智慧汽车,车变得更懂人。

新势力纷纷扬言要做头部企业,赛力斯汽车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吗?

免责声明:本文转自网络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亚讯车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(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)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

买车、卖车就上亚讯车网 www.yescar.cn

汽车团购 tg.yescar.cn,省心、省力、省钱!团购电话:400-6808097

编辑:亚讯编辑部

关键词:汽车,技术,我们,新能源,集团

询价(询价详情会以短信方式直接发送给经销商,立即回复,无需等待!)
*联 系 人
*联系电话
*期望价格
万元
 补充信息
上一篇:东风风神发布东风风神E70-“光芒计划”车主关爱行动 下一篇:夯实移动服务 一嗨出行强化动态服务网络
相关阅读
今日推荐
热点排行
精选图文
本周本月热点新闻
点击排行